10月15日,“中非合作助力《非洲大陆职业教育与培训战略2025-2034》”主题研讨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非洲联盟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中国驻非盟使团临时代办张玮公使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和非洲是守望相助的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中国愿与非洲国家共享发展经验,在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与非盟的合作,助力非洲大陆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
非洲联盟委员会教育处处长索菲亚·恩德穆蒂拉·阿西帕拉指出,《非洲大陆职业教育与培训战略2025-2034》是未来十年非洲职业教育发展的蓝图。她特别提到,希望中非携手推动更多像鲁班工坊这样的合作项目落地非洲,推进该战略的实施,为非洲的经济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研讨会期间,多位专家分享了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的成功实践。非洲技术大学与职业技术学院协会秘书长贾胡·桑巴·法尔强调,中非职教合作通过机构联盟与项目共建(如鲁班工坊),不仅提升了非洲技能水平,也增强了非洲在全球职教治理中的参与度。
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副校长杰卢·奥默介绍了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在“中文+职业技能”模式的创新实践,指出该模式致力于通过将中文教学与职业技术培训相结合,并与中国企业、政府机构合作,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与技术专长的人才。
世界乡村旅游理事会副主席、非洲分会主席,埃塞俄比亚规划与发展部前国务部长恩达拉凯·西梅·德加加在发言中强调,中非合作是一种基于平等尊重、知识共创和能力建设的发展范式,其核心在于“授人以渔”,通过技术转移(如鲁班工坊)、经验分享和基础设施联通,赋能非洲实现自主的工业化与包容性增长。
作为企业界代表,中交一公局集团副总经理、埃塞俄比亚中国商会秘书长马腾分享了“海鸥计划”本土员工培训项目的成功经验,展现了中非职教合作在促进企业本土化发展方面的积极成效。
马里鲁班工坊负责人迪亚拉·布巴卡尔对马里鲁班工坊的建设目标、机构设置与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他指出,马里鲁班工坊立足中医教学与培训,不仅为马里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人才,还通过举办中非传统医学会议、派遣留学生赴中国留学等举措,推进了中马两国的医疗卫生交流与合作。
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中国-非洲-联合国卓越中心主任韩士兰介绍了中国教授吕景泉提出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及其显著的教学成效,并指出将该教学模式引入非洲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有助于提升技能人才培养成效,为非洲大陆的工业化进程注入新的动力。
本次研讨会由非盟主办,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职业教育孔子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非盟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来自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等埃塞俄比亚高校以及中交一公局集团、中国武夷集团、东方国际纺织制衣埃塞俄比亚公司、陕汽集团等中资企业的百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光明日报全媒体驻亚的斯亚贝巴记者 冯源)
一鼎盈配资-一鼎盈配资官网-平台配资-股票配资开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