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覆灭时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那段黑暗岁月里,末代皇帝唐昭宗被权臣朱温派人缢杀于寝宫,其子唐哀帝虽被扶上皇位,却也不过是朱温手中的提线木偶。最令人发指的是,朱温设下毒酒宴,将昭宗九位皇子一网打尽,这些龙子凤孙在剧痛中挣扎而死的惨状,连在场的侍从都不忍直视。更残酷的是,三十余名誓死效忠李唐的大臣被集体屠杀后,尸体像垃圾般被抛入黄河,浑浊的河水被染成暗红色,在夕阳映照下宛如一条血龙蜿蜒东去。
盛极一时的李唐皇室遭遇了灭顶之灾。从长安到洛阳的官道上,随处可见皇室成员的尸体,连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都未能幸免。曾经万国阖开宫殿的大明宫,此刻宫墙上溅满血迹,雕梁画栋间悬挂着皇室女眷的素帛。这般惨烈景象,与百年前开元全盛日的盛况形成了最残酷的对比。而导演这场浩劫的,正是那个从黄巢起义军中叛变,最终篡唐自立的朱温——这个被后世称为梁太祖的枭雄,究竟是如何将三百年大唐基业毁于一旦的?
让我们拨开历史迷雾,回溯那个风雨飘摇的晚唐。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就像件打满补丁的华服,表面维持着帝国体面,内里早已千疮百孔。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把税收当作私产。宦官集团把持朝政,甚至能决定天子废立。他们专挑年幼昏懦的皇子继位,好继续作威作福。本可力挽狂澜的唐武宗、宣宗等君主,终究敌不过积重难返的颓势。
展开剩余60%到唐僖宗李儇即位时,这个酷爱斗鸡走马的荒唐皇帝,竟将朝政全权交给宦官田令孜。当时关中连年大旱,饿殍遍野的灾民啃食树皮时,长安城内却在举办奢华的击鞠宴。御史中丞孟昭图跪谏三日,换来的却是被乱棍打死的结局。这种倒行逆施终于引爆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大起义。
黄巢的人生本有无限可能。这个盐商之子五岁能诗,少年时便以飒飒西风满院栽的咏菊诗惊艳四座。但科举屡试不第的打击,让他将满腹才情化作了冲天香阵透长安的复仇誓言。当王仙芝在长垣揭竿而起时,这个失意书生带着私盐贩子特有的狠劲加入了起义军。他独创的流寇战术让官军疲于奔命,短短半年就聚起十万之众。
公元880年冬,当黄巢大军攻破潼关时,沉迷蹴鞠的僖宗才仓皇逃往四川。起义军涌入长安的场面堪称魔幻现实主义:头裹黄巾的士兵在朱雀大街上纵马狂奔,皇宫里的金银器皿被熔铸成块,而滞留在城内的李氏宗室无论老幼,都被拖到兴庆宫前的广场上处决。黄巢在含元殿登基称帝时,殿柱上还未干涸的血迹,预示着他的大齐政权注定短命。
朱温的背叛来得比预期更早。这个出身砀山农户的将领,早年在黄巢军中就以朱三虎的凶名令人胆寒。但他敏锐察觉到起义军已是强弩之末,于是在关键时刻倒戈降唐。被赐名全忠的他,转眼就带兵血洗了昔日的战友。当黄巢在泰山狼虎谷自刎时,恐怕不会想到这个亲手提拔的部将,将来会以更残忍的手段对付李唐皇室。
天祐元年(904年)的洛阳之夜,唐昭宗正在寝宫批阅奏章——尽管奏章早已由朱温审定。突然闯入的武士用弓弦勒住天子脖颈时,案头那盏鎏金宫灯恰好被碰翻,跳动的火苗映照着挣扎的剪影。次年白马驿的宴会上,九位皇子饮下毒酒后的惨叫持续了整夜,而三十多位大臣被屠杀时,他们的血水甚至染红了黄河岸边的芦苇。当唐哀帝被迫禅位的那个清晨,太庙里列祖列宗的牌位突然集体倒地,仿佛预示着华夏历史即将进入更黑暗的五代十国时期。
发布于:天津市一鼎盈配资-一鼎盈配资官网-平台配资-股票配资开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